教学工作
教学计划
教师教学工作计划--教育学
日期:2018-06-03 20:12:10  发布人:adminjk  浏览量:

 

乐山师范学院

 

 

 

教师教学工作计划

 

 

 

课程名称         教育学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任课教师        廖华平、徐世鼎  

 

授课班级 旅游16本1(旅游管理)、文新17专

(语文教育)、数信17专(数学教育)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上交教研组日期    2018130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2017—2018学年度下学期

         

教学工作计划内容

一、教学目的

本课程作为教师教育必修课程,具有非常重要、基础性的作用和意义。在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和面试中都占据非常核心的地位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:

1.通过教学,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相应的行为。了解人类教育的历史、现状和发展趋势,认同素质教育理念,理解并参与教育改革;理解教育对学生成长、教师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,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,愿意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;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观,对与学校教育相关的现象进行专业思考与判断。

2.通过教学,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学生观和相应的行为。理解中小学阶段在人生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,认识积极主动的中学生活对中小学生发展的意义;尊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权利,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主性、独立性与选择性;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,相信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,乐于为学生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机会。

3.通过教学,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教师观和相应的行为。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,相信教师工作的意义在于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自主发展;了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,自觉提高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,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。

4.通过教学,使学生正确的课程观与教学观和相应的行为。理解并掌握现代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,能运用这些知识和理论分析、解决中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;了解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规范与过程,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能力。

二、教学内容

(一)教学内容体系与要求

1.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
(1)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。
(2)
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;了解教育的起源、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;

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,包括教育与人口、教育与社会生产力、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、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;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,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,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,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--遗传、环境、教育、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;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,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、体内机能、脑的发育、性的发育和成熟。
    (3)
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;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;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,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。
    (4)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;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,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、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;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(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技术教育)及其相互关系。
    (5)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,包括观察法、调查法、历史法、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。
    2.课程
    (1)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,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、活动中心课程论、社会中心课程论等;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,包括儿童、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。
    (2)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,其中包括分科课程、综合课程、活动课程;必修课程、选修课程;国家课程、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;显性课程、隐性课程等。
    (3)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、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。
    3.教学
    (1)理解教学的意义,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。
    (2)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,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(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)、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、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、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(教学的教育性规律),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。
    (3)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;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;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。

(4)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。

4.德育

(1)了解品德结构,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。

(2)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,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,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。

(3)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,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、理想和传统教育、集体主义教育、劳动教育、纪律和法制教育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。

(4)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(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、情、意、行的培养提高过程;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,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;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;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、反复的、不断前进的过程),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。

(5)理解德育原则,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,熟悉德育途径。

(6)了解生存教育、生活教育、生命教育、安全教育、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。

(二)教学重难点

1.教育学基本原理(现代教育观)

2.教育主体论(现代教师观、现代学生观)

3.课程论(现代课程观)

4.教学论(现代教学观)

5.德育论(现代德育观)

三、教材

《教育学基础》,陈玉祥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5年8月版。

四、参考书目

(一)教师参考书目

1.国家精品课程教材《教育学》,朱家存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4年版。

2.《教育学》,王道俊、王汉澜主编,人民教育出版社,1988年版。

3.《现代教育学》,扈中平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4.《现代教育学》,王鸿江主编,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5.《教学设计》,马兰,张文杰著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2年7月版。

6.《教育原理》(第二版),陈桂生著,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。

7.《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》,(加)史密斯著;郭洋生译.北京: 教育科学出版社,2001年。

8.《现代教育学原理导论》,柳海明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3年9月版。

9.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.《教育——财富蕴藏其中》.教育科学出版社.1996年版。

10.《实践教育学原理与方法》,谭辉旭主编,天津教育出版社,2011年版。

11.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(中学)(2014年最新版)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3年12月版。

(二)学生参考书目

1.《教育学》,王道俊、王汉澜主编,人民教育出版社,1988年版。

2.《现代教育学》,扈中平主编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1年版。

3.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.《学会生存——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》.教育科学出版社,1996年版。

4.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《教育知识与能力》(中学)(2014年最新版)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3年12月版。

5.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《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》(小学)(2014年最新版),世界图书出版公司,2013年12月版。

(三)学生教育论著课外阅读书目与教学博客推荐

1.《论语》

2.颜之推:《颜氏家训》

3.陈鹤琴:《家庭教育》

4.陶行知:《陶行知文集》

5. 魏书生:《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》

6. 蔡笑晚:《我的职业是父亲》

7.[美国]杜威:《民主主义与教育》

8.[英国]洛克:《教育漫话》

9.[法国]卢梭:《爱弥儿》

10.[德国]赫尔巴特:《普通教育学》

11.[德国]福禄贝尔:《人的教育》

12.[前苏联]马卡连柯:《教育诗》

13.[英国]斯宾塞: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》

14.[意大利]蒙台梭利:《蒙台梭利方法》、《童年的秘密》

15.[前苏联]苏霍姆林斯基:《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》、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》、《帕夫雷什中学》

16.[德国]卡尔·威特:《卡尔·威特的教育》

17.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articlelist_2938757224_7_1.html(乐山师院公共教育学博客)

五、教学方法及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

本课程安排在师范本科专业二年级第一学期和专科一年级第二学期,每周四课时,共64课时。教学方式以讲授法为主,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,配合其他教学方法,如讨论法、案例分析法等,此外在课堂内外大量结合教育实践,如教育新闻与教育问题评述,教学设计与教学试讲,优秀教育视频鉴赏、课外教育调查等。在本科和专业的教学中,有关教学设计的内容重点在专科班进行教学。

六、作业及成绩考核方式

(一)本课程为考试课,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构成,平时成绩占50%,期末成绩占50%。教师在记分册上做好4次平时成绩记录。

(二)平时成绩构成

平时考勤与课堂表现(含教育学著作读书笔记、教学设计),占10% 。考勤有关规定遵照学校统一规定执行。读书笔记开学第一周布置阅读范围与要求,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经典书籍并详细做好读书笔记,本学期最后两周上交,教师评阅后记录成绩。

单元测验占20%。第一次单元测验教育基本原理,占10%,时间:第六周。第二次单元测验教学论,占10%,考试时间:第14周。

半期考试占20%,重点考查:教育观、教师观、学生观、课程观。时间:第10周。

(三)期末考试实行教考分离,考试分数占总成绩的50%

1.依据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“教育知识与能力”(中学)考试大纲》和《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“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”(小学)考试大纲》,重点考核四个内容:教育基础知识和原理,中学课程论,中学教学论,德育论。

2.中学题型:单项选择题;辨析题(判断正误,并说明理由);简答题;材料分析题。小学题型:单项选择题;简答题;材料分析题;教学设计题。

七、教学进度

根据大纲内容要求、教材体系和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,本课程教学内容及时数、教学进度安排为:

 

计划进度

课   时  分  配

 

 

备注

讲授课

习题课

课堂

讨论

实验

参观

测验

1

第一章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

3

 

1

 

 

1.介绍本课程的性质、教学方式、课程特点

2.介绍教师资格考试相关政策与内容

2

第二章 教育概述

3

 

1

 

 

 

3-4

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

6

 

2

 

 

 

5

第四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

3

 

1

 

 

 

6-7

第五章 教育目的与学校教育制度概述

6

 

 

 

2

第一次测验

8-9

第六章 教师与学生

5

 

1

 

 

 

9-11

第七章 课 程

8

 

 

 

2

半期考试

12-14

第八章 教学工作

10

 

2

 

 

 

15-16

第九章 德 育

5

 

1

 

2

第二次测验

17

教学实践周

 

 

 

 

 

1-17周需要扣除一周教学实践周,具体时间由教学院安排。

18

期末考试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总合计

64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教研室审查意见:

同意按此计划实施教学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教研室主任签名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8年 3 月 5

?